1. 台湾花卉图片大全大图
1、温度:在室内养殖榕树花卉,要保证适当的温度,一般温度要求在15度-30度左右,把控好室温是养好榕树的第一关键因素。
2、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环境比较干燥,可以适当的使用加湿器喷雾,来缓解干燥环境,另外,要经常开窗,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
3、水分:在浇水上,一个礼拜浇水1次即可,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这样会有利于植物水分吸收。
4、施肥:可以适当用花卉专用肥,每月一次即可,或者使用家庭自制肥料都行。
5、光照:这是最后一个关键因素,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和植物都离不开光照,榕树更不能例外,光合作用可以促进榕树的良好生长,也是养出翠绿榕树的首要条件。
2. 台湾花卉品种大全
第一:台湾的花卉蔬菜比内的的要好。
第二:台湾很的多水果品种比大陆的要好口感会香甜可口很多。像台湾的菠萝,芒果等。蔬菜也是一样,台湾很多花卉品种,大陆没有,台湾的香水荷花就比大陆的好,香味浓郁,花的颜色品种多。
第三:台湾是农业为主,种植研究投入比较多吧!
3. 台湾盆景图片欣赏
养殖方法:疏松的土壤对于植物的发育有很大帮助。环境;既不能被阳光直照,又不能长时间置于阴凉处。浇水:不宜过多,见干见湿即可,。
4. 台湾花卉图片大全大图高清
1、蝴蝶兰
蝴蝶兰,顾名思义,就是花瓣像蝴蝶一样美丽的兰花。蝴蝶兰喜欢湿度较高的环境,花期可以持续2-3个月,花色饱和度高,艳丽夺目,颇受现代人们的青睐,有“洋兰王后”美誉,是有名和受欢迎的兰花之一。它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自然分布于阿隆姆、缅甸、印度洋各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菲律宾以至台湾等低纬度热带海岛,为附生性兰花。
2、鬼兰
鬼兰是国际上公认的名贵兰花品种,花型缥缈奇特,花色惨白,因在风中摇摆的姿态就像一个幽灵一样而得名“鬼兰”。鬼兰生长于深山老林或者荒野沼泽中,以山毛榉腐叶为生长基。每年6至8月是它的花期,但鬼兰花开甚少,难以一见,故而十分名贵。其主要分布在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太平洋岛屿也有分布。野生鬼兰非常稀有,又因人工培植的难度极高,现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故采集野生鬼兰是违法的。
3、卡特兰
卡特兰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有着异域风情的兰花,它原产地是美洲热带地区,中国也有栽培,常附生于林中树上或林下岩石上,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光照。卡特兰是观赏兰花种类之一,一般每年开花一次,持续约三周,花期多为冬季或早春,是珍贵的年宵花卉,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因其花朵鲜艳,花型俏丽,花期长等特点,赢得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素有“兰之王后”的美称,并且卡特兰还是养兰初学者入门的兰花品种,可见其生长环境也很“亲民”。
4、君子兰
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原产于南非南部,生长在树的下面,所以它既怕炎热又不耐寒,喜欢半阴而湿润的环境。君子兰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为主,元旦至春节前后也开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著名的温室花卉,被誉为富贵之花,也是兰花种类中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5、莲瓣兰
莲瓣兰是兰科、兰属植物,生于植被良好的山野,为喜阴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等地区。其植株形态优美,花型多变,花色丰富,时逢每年的元旦春节盛开,深受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人们的喜爱。莲瓣兰是中国传统名花,国兰中的重要一员,也是当前兰花市场活跃的品种之一,不仅成交量增多,价格也节节攀升。
6、春兰
春兰又称草兰,植株娇小,花色以绿色、淡褐黄色为主,花幽香,开花期1-3月,喜欢生长在山石小林透光处,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南端、中国等。春兰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人们喜欢的兰花品种之一,也是古老的花卉之一,以高洁、清雅、幽香著称,叶姿优美,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7、蕙兰
蕙兰又叫中国兰、九子兰、夏兰,是十大名贵兰花之一,为兰科属的地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是我国栽培久也是为普及的兰花之一。蕙兰喜欢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通常黄绿色、略带深紫红色的斑点和脉纹,它的花期在3-5月份,其形态飒爽挺秀、花香幽然馥郁,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兰花爱好者,是国兰中耐寒耐高温的兰花。野生蕙兰是我国的珍稀物种,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
8、墨兰
墨兰,又名报岁兰,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较常为暗紫色或紫褐色而具浅色唇瓣,色泽变化大,拥有艳丽夺目的外表,窈窕多姿的身形,风韵优雅、香气醇浓。墨兰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等。
9、建兰
建兰又名四季兰,原产于福建,其名称也是来源于此,在我国普遍都有种植,是国兰中比较热门的兰花品种之一,具有极高的园艺价值和药用价值。建兰喜生长于透水和保水性好的深山幽谷,一年可开两次花,花期为6-10月。在盛夏花开的时候,其清幽的香气会令人神清气爽。
10、石斛兰
石斛兰主要分布在亚洲、澳洲及新西兰,我国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地,多附生于树干或者树洞中。它的花色多种多样、但以白色和紫色为主。石斛兰在春天开花、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花期时间长,大概有六个月的时间。石斛兰可入药,名为石斛,具有清热化精的功效。由于石斛兰的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被誉为“父亲之花”。由于其美丽的颜色和很高的观赏价值,已成为目前种植的一种流行的兰花品种。
5. 台湾盆景图片
1.沙巴嘉宝果:原产地巴西,是目前台湾及大陆种植最普遍的品种,也是台湾最早引进的嘉宝果品种,更是目前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种。目前该品种的种植量占海峡两岸嘉宝果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2.早生嘉宝果:又称早生树葡萄、四季树葡萄、四季嘉宝果,也称早生四季树葡萄、早生四季嘉宝果。是居于沙巴之后第二受欢迎的品种,它是台湾专业人士选用沙巴嘉宝果与白果嘉宝果杂交繁育出来的早生新品系。此品种植株矮小,保持白嘉宝果的早生基因及沙巴嘉宝果的优美树型,是制作盆景的优良素材。
3.白果嘉宝果:白果,果实成熟时是果皮呈白色,此品种应该是所有嘉宝果中最早产的,只要三年即能结果。
4.阿根廷嘉宝果:阿根廷树葡萄叶子较沙巴品种稀疏,比沙巴品种叶子细长,新芽色泽鲜红,极具观赏价值。阿根廷树葡萄与沙巴品种树葡萄一样,果实也是长在树干及树枝上,果实比沙巴大,多汁、香甜又好吃。
6. 台湾特色花卉
自然资源 台湾虽然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属矿产也较少,金、银、铜、铁等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但是台湾却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 淡水资源 充沛的雨量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浊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乌溪(116.8公里)。 耕地资源 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 ;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森林资源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渔业资源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
7. 台湾植物图片
石头是台湾著名赏石吴定石,吴定石吸水性极好,适宜种植菖蒲,喜水性植物。会长多种植物,是风水假山者的爱好,因此有了旺财石的名号!
8. 台湾的区花是什么花图片
1、黄玉兰
黄兰,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高达10余米;枝斜上展,呈狭伞形树冠;芽、嫩枝、嫩叶和叶柄均被淡黄色的平伏柔毛。叶薄革质,披针状卵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下面稍被微柔毛。花黄色,极香,花被片15-20片,倒披针形,长3-4厘米,宽4-5毫米;蓇葖倒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有疣状凸起;种子2-4枚,有皱纹。花期6-7月,果期9-10月。产于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有栽培。
2、无忧花
无忧花,豆科、无忧花属常绿乔木,高5-20米;叶有小叶5-6对,嫩叶略带紫红色,下垂;小叶近革质,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倒卵形;花黄色,后部分(萼裂片基部及花盘、雄蕊、花柱)变红色,两性或单性;荚果棕褐色,扁平,花期4-5月;果期7-10月。产云南东南部至广西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
3、棕榈
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高可达7米;干圆柱形,叶片近圆形,叶柄两侧具细圆齿,花序粗壮,雌雄异株。花黄绿色,卵球形;果实阔肾形,有脐,成熟时由黄色变为淡蓝色,有白粉,种子胚乳角质。花期4月,果期12月。棕榈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西、广东、海南和云南,西达西藏边界,东至上海和浙江都有分布。
4、金链花
又名阿勃勒,泰国国花,蝶形花科科毒豆属落叶乔木,高达22米。叶柄即叶序轴无腺体;小叶3--4对,卵形至椭圆形,花长在约20到40厘米长的下垂状腋生,总状花序。花的直径约4到7厘米,花瓣5枚离生,大小略等,雄蕊10枚,花丝黄色弯成勾状,花落后结出长棍棒状不开裂荚果。花期6-8月;果期10月。
5、黄色风铃木
紫葳科、风铃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有深刻裂纹,小叶片对生,五叶轮生,卵状椭圆形,全叶被褐色细茸毛,先端尖,叶面粗糙;圆锥花序,顶生,花两性,萼筒管状,花冠金黄色,漏斗形,花缘皱曲,但为两侧对称花,甜香,子房二室,果实为蓇葖果,种子具翅;春季3-4月开花,先花后叶。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1997年前中国自南美巴拉圭引进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