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花卉细菌性穿孔病图片(植物穿孔病图片)

来源:www.wdptj.com  时间:2022-10-26 18:25   点击:301  编辑:邵天   手机版

1. 植物穿孔病图片

农用链霉素持效期20天,农用链霉素为放线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杀菌谱广,特别是对多种细菌性病害效果较好(对真菌也有防治作用),具有内吸作用,能渗透到植物体内,并传导到其他部位。对人、畜低毒,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亦很小。主要用于喷雾,也可作灌根和浸种消毒等。

(1)防治对象

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烟草、棉花和观赏植物的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烂根病、细菌性溃疡病、细菌性枯萎病、火疫以及其他细菌性病害;尤其对防治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病害有效。链霉素还对稻白叶枯病黄单胞菌、柑橘溃疡病黄单胞菌、烟草野火病假单胞菌和黄瓜角斑病假单胞菌等病原菌特别有效。

(2)剂型

通常为可溶性粉剂,原药为白色无定形粉状,易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3)使用方法

一般使用浓度每袋加水50~100L喷雾或灌根。对防治各种细菌病害,如白菜软腐病、瓜类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斑点病、溃疡病等效果好。防治期每7~10d喷药一次,连喷3~5次,可避免细菌性病害

2. 植物叶片细菌性穿孔病

如果没有虫子的话那就是细菌性穿孔病喷一点硫酸链霉素和代森锌就OK了

3. 植物叶片穿孔

是缺淡肥的表现,应及时补充碳酸氢铵和尿素,也可以增施有机肥,提高果树的抗病性能力,果树生长健壮的抗病能力增强,缺肥生长弱的抗病能力低下,更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冬肥应早施。同时选择抗病性强的李子树品种。

新建李子园应当选择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通风透光条件好的地方。

地下水位高的果园,更应注意排水工作,土壤粘重的地块,要进行改良土壤后种植。在对李子树进行冬剪时去除病枝并带出园外处理。然后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洒。

春节过后,及时刮除枝干上的病斑,刮除病斑之后,用石硫合剂原液进行涂抹。

4. 植物穿孔病有什么症状

不好。葫芦寓意是福禄,还有保平安的意思,最好去加工金子的地方补上葫芦有裂缝 它的功效就相应减弱很多 建议更换新的即可。 葫芦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硕果累累,寓意后代绵延昌盛,子孙满堂。“葫芦”谐音“护禄”“福禄”,人们认为它可以祈求幸福,增添财富。用红绳串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在书房、客厅、卧室均可摆放葫芦,象征祛病、强身、多子多福。

5. 穿孔板植物

虎耳草的生态习性

虎耳草目植物的形态非常多,其中有一年生、多年两个种是寄生植物。花大多数有五枚花瓣,花瓣和花托的区分非常明显。

虎耳草一般是裸露在外的,往往长在一起。草本,灌木,小乔木或藤本。叶互生或对生,通常无托叶。花两性,有时单性,边花有时不育;花序多样;花被片通常4~5基数,稀6~10基数,覆瓦状、镊合状或施转状排列;萼片有时花瓣状;花瓣通常离生,或无;全体被毛。

虎耳草单叶,基部丛生,叶柄长,密生长柔毛;圆形至云肾形,肉质,宽4-9cm,边缘浅裂,疏生尖锐齿牙;下面紫赤色,无毛,密生小球形的细点。花白色,上面3瓣较小,卵形,有点,下面2瓣较大,披针形,倒垂,形似虎耳。蒴果卵圆形。

气微,味微苦。雄蕊(4~)5~10,或多数;有时存在退化雄蕊或腺体;心皮2~5(~10),近离生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半下位至下位。蒴果,小蓇葖果或核果。本科的,在木本植物中,通常具梯状穿孔板,常具单穿孔板。

6. 果树穿孔病图片

农用链霉素有什么特点及可以用来防治哪些果树常见病害? 农用链霉素为白色粉末,有吸湿性,结块不影响药效。易溶于水,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对人、畜低毒,对作物安全。杀菌谱广,具有内吸作用,能渗透到植物体内并传导到其他部位,对果树多种细菌性病害有较好防效。 注意事项:农用链霉素可用于苹果和梨疫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以及核果类果树细菌性穿孔病,于病害初发时喷雾。药液应现用现配,不能久存。

7. 植物穿孔是什么

导管(vessel)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其细胞端壁由穿孔相互衔接,其中每一细胞称为一个导管分子或导管节。导管分子在发育初期是生活的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解体,细胞死亡。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木质化并具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等不同形式的次生加厚。在两个相邻导管分子之间的端壁,溶解后形成穿孔板。在被子植物中,除少数科属(如昆兰属、水青树属)外,均有导管;导管也存在于某些蕨类(如卷柏、欧洲蕨)和裸子植物的买麻藤目中

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这几个了

8. 树叶穿孔病

导致茄子叶子发黄破洞的原因很多,要找出原因对症处理。

第一个原因是长期干旱缺水导致的,茄子生长水分供应不均匀,也会导致叶子萎蔫、干枯、破洞,导致生长不良。

第二个原因是感染了虫害,比如红蜘蛛、蚜虫、蓟马、白粉虱、斑潜蝇,若染上红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1200倍液,若染上蚜虫及蓟马,可喷啶虫脒、吡虫啉。

9. 落叶穿孔病

一、症状:该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展到 2mm 时,病斑中心变褐色,最终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晕环,中间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现不规则裂缝的病斑,达 35mm 左右。湿度大时,病部可出现黄色溢腕,病果早期脱落。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使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通气不良或过多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    二、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选栽抗病品种,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创造通风透光的良好条件。   3、冬季剪除病枝,早春刮除枝干上病斑并用25-30度石硫合剂涂抹伤口,减少初侵染源。   4、化学防治:可用代森铵、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福美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进行喷洒,果实生长期适当增加药剂防治次数。  

10. 穿孔板植物学

映霜红桃

晚熟桃品种

映霜红桃是9月成熟、秋天上市的晚熟桃新品种。此桃具有晚熟,耐藏,个大,优质,丰产,效益高等六大特点,三种栽培模式。此晚熟品种苗木集中在青州地区,王志伟培育,从秋天11月份到次年5月份之前都可以种植,耐候性好。品种缺陷:裂果严重,商品性低,南北方种植均无法克服裂果问题(套袋及药剂均无法解决),多年跟踪调查来看,此品种不适合大面积种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映霜红桃

外文名

Yingshuanghong Peach

适宜区域

北方种植(不适合南方种植)

下级分类

映霜红桃:原名冬雪王桃,晚熟品种,裂果严重,成熟期9月底;单果中120克,最大220克;果面着鲜艳的玫瑰红色,光彩亮丽,极其漂亮;含糖1.1%,最高可达2.6%。果肉脆甜可口,清香宜人。丰产性特强。大田栽培后2年结果,4-5年亩产可达万斤以上,亩收入2-3万元。

发展前景

映霜红桃晚熟耐藏扩大了销售空间,个大、优质决定了发展前景,丰产、效益高增加了开发动力,栽培模式多奠定了多层次发展基础。预计在今后十至十五年内将占领全国冬季桃果市场。

六大特点

晚熟、耐藏、个大、优质、丰产、效益高,但是裂果严重,无法克服。成熟期9月底;单果重216.5克,最大425克;果面着鲜艳的玫瑰红色,光彩亮丽,极其漂亮;含糖1.1%,最高可达2.6%(经科技情报机构查新、审核,含糖居全国之首);果肉脆甜可口,清香宜人,风味极佳,品质超群;丰产性特强,亩产万斤,亩收入二万元以上。

品质特色

1、颜色最红:果面着鲜艳美丽的玫瑰红色,成熟季节秋高气爽,红果、绿叶相互映衬,犹如仙子天上来,美不胜收,对消费者第一印象是外观美。

2、糖度最大:含糖量1.1%,比一般桃12-13%高出五个百分点。

3、硬度最大:硬度大,能承受140斤重压。

映霜红桃

4、口感最好:吃起来脆甜可口,更改桃果软、绵、酸的弱点,达到硬、脆、甜的极佳状态,品尝一口,齿颊留香,回味无穷,食而不忘。

栽培技术

(1)大田栽培。用映霜红桃苗在大田定植,当年栽植,当年成花,第二年开花结果。在精心管理条件下,第三年亩产5000-7000斤,第四年亩产过万斤,是标准的晚果、丰产冠军。

(2)大棚延迟栽培。映霜红桃[1]延迟栽培亩棚栽植400-500株,第二年亩棚产量3000-4000斤,第三年亩棚产量6000-8000斤,采用延迟栽培技术,元旦至春节采摘上市。春节吃鲜桃的梦想成真。

(3)大棚盆景延迟栽培。培育映霜红桃盆景采用摘心、扭梢、拉枝、控冠、促花等技术措施,达到当年栽植,当年定型、成花,第二年开花座果,元旦至春节供应市场。带有福、禄、寿、禧,吉祥如意等祝福字样的鲜桃盆景,是春节前花卉盆景市场的一大亮点。

映霜红桃高产高效栽培及主要性状

l、植物学特性树姿较开张,主枝基角45--55°,1年生成熟枝条红褐色,2年生枝条深红褐色,3年生枝条灰褐色,主枝和多年生枝条灰白色。叶深绿,叶片大,披针形,叶缘锯齿状、钝尖,叶脉网状,叶长345.5px、宽79px,叶柄长45px,叶尖渐尖,蜜腺肾形、极大。花瓣粉红色、半开张,花粉量大。萼筒小。

2、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圆形、纵径180px、横径195px,果形端正。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16.5克,最大425克。底色黄绿,果面着鲜艳玫瑰红色,光彩亮丽,极其漂亮。果顶平。果面光洁,茸毛少,梗洼浅,无果锈。果皮厚,光滑。果肉乳白色,近核处粉红色;可溶性因形物含量l8.1%,最高达26%,果肉脆甜可口,清香宜人,风味极佳,品质超群;果核小,果实可食率97%。果实硬度大,耐贮耐运,冷库贮藏元旦至春节上市。

3、生长结果习性映霜红桃幼树健旺,直立,停长晚,年生长量大,结果后树势中庸,树冠开张。一年生枝生长旺盛,具有多次生长习性。幼树以中、长枝结果枝为主,树势缓和后以中、短结果枝结果。自花授粉能力强。易花早果,丰产性特强,栽后2年结果3年亩产5000斤,4-5年亩产万斤以上。果实发育明显分为三个时期:自谢花后至6月上旬为果实迅速生长期,果实生长快,纵径发育大于横径;6月中旬果实进入缓慢生长期,果实增大极微,色暗绿,多茸毛;直到9月果实才转入迅速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毛茸减少,开始着色、糖度增加、显示出本品种应有的特征,9月底成熟。

4、物候期一般年份3月下旬叶芽萌动,新梢生长期从4月上旬至9月上旬,叶片抗寒能力强,直到11月中、下旬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才开始落叶。3月下旬花芽膨大,上旬4月上旬开花,花期7-10天,果实发育200天左右,10月中、下旬采收,留果可延迟到11月上旬。

5、适应性与抗逆性 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在山区丘陵无水浇条件的地方,生长结果正常。抗寒能力特强,一般年份在其它桃品桃落叶1个月后才开始落叶。据甘肃省张掖市引种观察,冬季最低温度零下25度无冻害。6—8月份是病虫害多发季节,此桃正处要缓慢生长期,果小,茸毛多,抗性强,等到9月中旬进入果实膨大期,气温已下降,发病轻,虫害大部分进入休眠期,所以病、虫果率极少。

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l、建园映霜红桃喜光,耐旱,耐瘠薄,可在土层较浅的山地、丘陵建园。地下水位lm以下,排水良好,雨季不积水、无内涝、通气良好的平原、滩地砂壤土亦可建园。刨长、宽各1m,深0.5m的树穴,回填时加入土杂肥,亩施万斤。山丘地适宜株行距3×2m、3×4m,平原3×5m或4×5m。一般在初冬或者春季发芽前定植(冬季定植要培土防寒)。栽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40-1250px。浇透水,树盘盖地膜。

2、肥水管理 发芽前、座果后、果实迅速膨大期追肥3次,尤其是9月中旬的促果肥(即果实迅速膨大期)尤为重要。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施氮、磷、钾复合肥,一般株施1—2kg为宜。5月上旬以后,每隔lO-15天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3%一0.5%的尿素加O.3%磷酸二氢钾,也可喷200倍的光合微肥。浇水视降雨而定,一般全年浇水3—4次,即发芽前、座果后、澎大期、封冻水。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

3、整形修剪映霜红桃[1]宜采用自然开心形,主干一般在1250px左右,主枝基角45—55。定植后第1—3年冬剪主枝宜轻不宜重,以尽快增加枝量,提前结果。每年在主枝上利用长、中果枝培养成小型结果枝组或若干个单结果枝。在主枝背上结果枝组宜小不宜大,两侧和背下可留大、中型结果枝组,并注意结果枝组的及时更新。每年要进行2—3次夏剪,疏除徒长技,短截营养枝,加快枝组养。

4、病虫害防治 发芽前,枝干喷5度石硫合荆,防治多种病虫害。生长季节蚜虫危害时喷1500倍蚜虱净。花后20天左右喷一次尼索朗2000倍或螨死净3000倍防治叶螨。6月中、7月中、8月中旬各喷一次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或交替喷施20%的杀铃脲800—1000倍液,防治潜叶蛾。5月下旬、6月下旬喷2000倍桃小灵防治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从4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一次50%多菌灵1000倍液和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

棚延迟栽培

用冬暖式大棚搞延迟栽培,亩棚栽300—500株。挖定植沟,宽1米,深50-60厘米,长根据大棚而定。回填时分层加入鸡、鸭粪等优质土杂肥,亩棚施万斤以上。定植后定干、浇水、盖地膜。前期管理水肥齐攻,7月上、中旬开始喷15%的多效唑200倍2-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抑制生长,促进成花。第二年3-5月份白天盖草苫,晚上拉开草苫通风降温,棚内温度高于10度时用冷风机降温,使开花时间延迟60天左右。花期温度15-20度,座果后撤去薄膜,露天生长。10月下旬开始扣棚,白天保持15—20度,晚上盖草苫使棚内温度不低于5度。元旦至春节鲜桃就可采摘上市。

大棚盆景延迟栽培

培育盆景可采取多次摘心的办法,促使分枝,增加枝量。7月上、中旬新梢达到15-25条时拉枝开涨角度,结合扭枝培养紧凑的树型。并喷多效唑促花。第二年利用延迟栽培技术即可实现元旦至春节上市。还可在座果后套袋,售盆景前15-20天摘袋,马上贴福、禄、寿、禧等吉祥如意的字或图案,售盆景时揭去,字和图案就晒制在桃上,绿叶、红果加各种图案相映成趣,胜似观花自然而生。

参考资料

11. 植物细菌性穿孔病

       叶斑病,一种由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在植物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严重时可使整个叶片变得干枯。

      叶斑病病是瓜果蔬菜类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地域比较广,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当属在气温偏低的春天、雨水较多的秋天两季发生最为严重。

       叶斑病在果蔬上一般多在葡萄、香蕉、西瓜、花生、番茄、甜瓜等作物上发生。

       穿孔病有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穿孔之分。真菌引起的穿孔病,如樱花褐斑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新梢,多从树冠下部开始,渐向上扩展。发病初期叶正面散生针尖状的紫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5毫米的病斑,褐斑边缘紫褐色。

       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上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病斑周围有水渍状黄色晕坏。最后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纹,而形成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